【法律新聞】聽話的升官比較快?人在做天在看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就像石木欽現世報一樣,該來的報應遲早會來,被中華買通的法官,居其位卻不公正、損自己的陰德。「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幹了什麼事,妳自己心知肚明!
時間一拉長,很多事情都會露餡…
自由時報|新任美女院長上任 許紋華:提升法院服務品質
2017/08/29 11:30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基隆地院今天上午舉行院長交接典禮。新任院長許紋華表示,她上任後將強化對外界互動、溝通,增進民眾對司法了解外,也會努力提升法院的服務品質。
基隆地院今天上午10點舉行新、卸任院長交接典禮,由台灣高等法院院長石木欽負責監交,基隆地檢署檢察長陳宏達等多人出席觀禮。
許紋華自卸任院長蔡名曜手中接下印信後表示,各地司法案件隨著社會型態、法律推層出新,產生質變與量變,相信法官同仁都可以感受到變化與趨勢,她期勉同仁不斷吸取新知,充實各領域的經驗,以因應變局。
許院長指出,近年來社會各業不斷給予法官嚴厲監督指教,難免讓兢兢業業同仁感到委屈,但危機毋寧是為轉機,面對責難,我們除了虛心檢討外,還要加強溝通避免民眾因為不了解產生誤解。
她強調,她上任後,除要強化對外界互動、溝通,增進民眾對司法了解外,也會持續提升法院的服務品質。
許紋華司法官29期畢業,曾任基隆地檢署擔任檢察官、新北地檢署檢察官、司法行政廳副廳長、高等法院民事庭長等職。
法治時報|許紋華取代了張國勳,女理事長打敗男理事長?
(法治時報2019-07-09台北報導)原本,司法官場一直盛傳,行政法院法官張國勳將出任司法院的「行政廳長」,但最近「人事」有變,變成是由基隆地院院長許紋華,來接掌司法院的「行政廳長」一職!
因為,許紋華是「女法官」協會第12屆的「理事長」,今年初才剛剛卸下女理事長職務。
而張國勳法官,則是今年初,才剛剛上任全國法官協會第13屆的「新任理事長」,兩位前後任「理事長」卻發生「官職(行政廳長)取代」之巧合,且正好是「不同性別」的法官協會之「前後任」理事長。
好事者以此傳言,「女法官協會」比較厲害,卸任的前理事長,輕鬆「取代」了新任的全國法官協會理事長!
司法官場人士聽到這個說法,認為這實在是「純屬巧合」之事,與「女法官協會」或是「全國法官協會」無關!
但也有官場人士不作如此想法。
有官場另類說法表示,這當然與「協會」有關。
據說,原本許宗力院長「確實」是真的有意,想要找張國勳接任「行政廳長」一職,但卻因為「法官協會」在司法改革的發言以及表態上,不能表達精準,有些言語讓許院長不太滿意,明顯與許宗力院長的心思有差異。
因此,造成許院長的「不放心」,認為張國勳放在外面當「協會理事長」,都不能精準發言,傳達高層的心聲了,若是放在身邊擔任廳長,那就更加不能放心了。
官場用人,講求的是要像紅樓夢裡頭形容的「體己人」,也就是要善於「體」貼自「己」想法的「人」。
因此,許宗力基於「體己人」的心思想法,就放棄了任用張國勳的想法,轉而尋覓他人,剛好,曾經擔任過「行政廳副廳長」的許紋華,同時,也是當過「女法官協會理事長」的基隆地院院長許紋華,就這樣取代了張國勳。
因言賈禍,這種事在古代常常發生,時至今日,因言丟官,竟也還會發生,倒也算是司法官場的新鮮事。
基隆地院院長許紋華,曾任臺灣高等法院庭長、司法行政廳副廳長、 臺灣高院法官、北地院庭長、法官;以及基隆、新北、臺北等地檢署之檢察官、女法官協會第十二屆理事長。
張國勳則是今年一月,法官協會改選理監事,獲全體理事推舉出任第13屆理事長。
張國勳,台大法律系,中興法研所碩士,歷任金門地院法官、士林地院法官庭長、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現在最高行承辦稅務專庭。也曾擔任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委員、法官遴選委員會委員,目前也兼任職務法庭法官。
該會本屆理事:高金枝、林恆吉、吳秋宏、李東柏、許辰舟、陳明呈、黃麟倫、蕭胤瑮、王屏夏、邱忠義、胡宜如、林臻嫺、李杭倫、陳思帆。
監事:許仕楓、彭幸鳴、沈揚仁。
林恆吉負責新聞聯繫,汪怡君任祕書長。

新聞出處
以上相關新聞聲明
擷取各新聞網站部份內容及Google公開可搜尋之內容,並附上引用新聞或來源網址,不想被引用的新聞媒體請告知,會立刻刪除,感謝萬分。
延伸閱讀
【法律】石木欽案1 | 法院黑手石木欽涉不當招待 新聞總整理:呼籲喬案受害者應受理再審、抗議司法不公
【法律】石木欽案2 | 石木欽彈劾案新聞整理2:首位被彈劾最高法院法官石木欽
【法律】石木欽案3 | 法院黑手前高等法院院長石木欽案 買股名單曝光新聞總整理
【法律】石木欽案4 | 除了翁茂鍾8年變4個月,你知道還有人判12年變無罪嗎?
【法律】石木欽案5 | 法院黑手前高等法院「石木欽案」新聞整理:買股炒股逼死銀行員,司法最黑暗的一面
【法律】石木欽案6 | 高等法院院長醜聞和富商不當宴飲、股票內線交易僅輕判罰薪一年?司法淪喪,國家威信蕩然無存
【法律】石木欽案7:石木欽內線交易爽撈5400萬,遭撤職仍每月爽領18萬,省下360萬元罰款?判決處分過輕,警惕之效不足
【法律】石木欽案懶人包:公權力腐敗的極端表現,判決處分過輕,警惕之效嚴重不足
【法律】監察院新聞稿:彈劾公懲會前委員長石木欽,違反法官法,嚴重損害司法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