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醫手遮天】Hippocrate 影評: 非人工作、非救不可,實習醫生血淚告白
電影【醫手遮天】Hippocrate 医手遮天 影評評價
電影【醫手遮天】Hippocrate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法國劇情片,由導演多瑪斯黎提執導,他同時也是一名醫生,電影英文片名「Hippocrate」即是取自希臘古代名醫希波克拉底的名字,電影【醫手遮天】故事劇情取材於導演自身過去在醫界的經驗,宛如法國版的「白色巨塔」,電影【醫手遮天】描繪實習醫生如何在職場環境中求生存,忠實呈現醫院不為外人所知的一面,電影【醫手遮天】榮獲提名凱撒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配角。
一直以來,個人總覺得醫生是個很辛苦的工作,雖然社會地位崇高,薪水收入豐厚,高出平常上班族一大截,但其辛苦的一面,也是社會大眾沒看到的,醫護人員是在全部行業別中,統計痛苦壓力指數最高的。例如:工時超長(輪夜班),目前僅部分住院醫師有納入勞基法第84-1條保障,但「並非」所有的住院醫師皆納入適用(還是需看雙方合作契約內容之配合訂定)。
之前有聽過柯文哲談「台灣醫療之我見」(可參考內容筆記)不得不說,看了電影【醫手遮天】之後,感覺不管是國外或是國內,白色巨塔都有存在著相同的潛在問題,人世間有三樣東西是沒得討價還價:生與死、還有健康,醫護人員看盡生離死別的無常,在面對病魔的時候,又常要保有一顆冷靜的頭腦及心,醫生也是人,雖然常規勸病患不要抽菸,不要酗酒,倒也把私下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這是導演將自己在醫學院經歷,搬上大銀幕,對於醫生要面對的壓力及危機,個人覺得呈現挺徹底的!
電影【醫手遮天】應該會讓醫護人員看了心有戚戚焉,能夠考上醫學院的人,都是我們台灣前面頂尖優秀人才,但醫生實際的生活是很辛苦的,考得進醫學院,並不一定適合高壓的工作環境。
總而言之,醫護人員,
感謝您們!辛苦了~
透過觀賞電影【醫手遮天】,能夠瞭解更多醫療業的辛苦….。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文森.拉寇斯特 Vincent Lacoste
醫院的職場階級生態
電影【醫手遮天】劇情主要敘述一名有父蔭的實習醫生班傑明,關於他成為正式醫生之前的實作及心路歷程,我也曾想,為何會選一個相對有背景優勢的主角,而不是另一個無背景的實習醫生,那樣也許就較無法展現何謂「有關係就沒關係」當他說他原本想整一個以前曾欺負過他的病患,結果他還是沒有那樣做!仍然無私地以一種挽救生命的態度時,因為當穿上白袍的時候,他知道他就是一名醫生,有著對工作的責任義務。
電影【醫手遮天】選擇由實習醫生的角度來拍攝,個人認為是因為實習醫生對於這一切還沒有麻木,真要說,當一個醫生確實不容易,念了好久的醫學院,除了實習的生活苦悶(可能還要忍受被護士冷眼相待、大小眼瞧不起……)必須通過國考資格考,才是成為醫生之路的真正開始。
◎ 赫達.卡特伯 Reda Kateb
裙帶關係(我們不是超人,不相挺就會垮掉!)
班傑明,算是一個有正義感、也有點良心的人,雖然中途,也曾因為心中畏懼害怕,而把過錯推給一起實習的同仁,但最後還是逃不了心中的譴責,而對自己和醫院做了一些攻擊性的修正(!?)要不是他老爸是醫院中最大咖的,其他人早就掰掰了!也不可能有得到討論的空間~
裙帶關係,去到哪裡都會存在,而在電影【醫手遮天】中,倒是讓人見識了白色巨塔裡,會是怎樣地不同~
◎ 賈柯.甘柏林 Jacques Gamblin
做出對病人最好選擇
電影【醫手遮天】裡有一名八十幾歲的老婦,已經病入膏肓,無法行走,家屬及她個人都希望最後的路,能舒服地安穩好走,然而內科跟外科,卻因為責任權屬,或是業績!?或是病床不足?
有些讓外人無法瞭解的舉動,但實際上醫院對於現實的考量,例如:用了一些藉口,要說服讓老婦嘗試再次行走,或是減少嗎啡量,避免老婦因為太舒服而佔著病床,因為的病患進不來…等等。當躺在床上的那位老婦,是否為自己的親人時,醫療的方式又是否有不同!?
(所以,有一說,如果是自己的親人動刀,醫生都不會自己動刀,避免滲入過多的自我感情而影響開刀,或是對於結果,如果不好會有心靈上的後遺症,以前就曾經看過一則新聞.有一個街友,以前其實是醫生,但好像因為自己手術失敗,自己的妹妹因此死去,深受打擊而從此不幹醫生了)
而當面對走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時候,病患往往要的只是活著的尊嚴!
看完電影【醫手遮天】,我最大的思考就是:要不要去簽署放棄急救這件事,人各有命,終難逃一死,急救其實是非常痛楚的,最後一程可否淡然地走過,從2006年開始,現在健保卡已經可加註意願。
放棄急救 健保卡可加註意願
健保IC卡上加註「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未來病危時就可免除不必要的急救措施。
可參考http://www.tho.org.tw/xms/toc/list.php?courseID=44
◎ 赫達.卡特伯 Reda Kateb ◎ 文森.拉寇斯特 Vincent Lacoste
醫生也是人,也會生病,也需要空間喘息
電影【醫手遮天】Hippocrate不少片段,都真實地呈現醫生私下的一面,吸菸不是不好嗎?怎麼也會酗酒?醫生也需要紓壓,有個PARTY狂歡,工時過長,甚至有連續58hr的值班~更是道出這一行的甘苦,突來的緊急狀況,可能就是他人人生中的關鍵時刻。
醫生的心理壓力,更需要自我調適,尤其如有不慎,遇上醫療糾紛,還會惹上官司,所以,現在很多醫生,還會自行再去進修法律,充實自己這方面的知識。
◎ 瑪麗安.德尼庫 Marianne Denicourt
電影結論&其他
電影【醫手遮天】Hippocrate呈現如果醫療品質差,最倒楣的就是病人,除了工時長,還有醫院人手不足,每個醫護人員照料的病人過多,一邊刪減預算,一邊又要提高獲利,如果醫療當成營利來經營,真的是件可怕的事,病痛一直醫不好,這樣病人才會一直來就診,設備不良,不修又不更新~健康是世上無法打折的事啊!所以,為自己找個好醫生吧!很重要~
◎ 文森.拉寇斯特 Vincent Lacoste
「醫生不是職業,而是詛咒 」這句話由醫生的口中講出來,還真是格外危言聳聽,有些醫生曾表示,對於「醫德」這兩個字加諸在他們身上,他們不是很認同,但這種事情其實是立場的相對性,尤其面對的是一個生命時,家屬都希望得到多一點的照料。
只能說,凡是無愧我心!畢竟命數天註定,有時候,我也在想今天躺在那的是一個知名企業家,或政商名流,或是流浪漢,或是平民百姓,得到的照料程度一定會有不同,然而,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也是人生中努力的目標之一吧…
電影【醫手遮天】裡面印在牆上的一句話,很有趣又狠:「小孩是性行為後的傳染病。」哈!總之,電影【醫手遮天】應有不少讓人感到心有戚戚焉的共鳴吧!
電影【醫手遮天】預告片
電影【醫手遮天】Hippocrate 医手遮天 影評評價
片長:102 分
上映時間: 2014 / 12 / 26
★ 坎城影展 國際影評人週 閉幕片
★《再一次初戀》、《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法國性格小生領銜主演
★ 「顛覆良醫印象,忠實呈現醫界面貌。」─ 好萊塢報導者
★醫生導演誠實揭露法國醫界秘辛
出 品 國:France
出 品:31 Juin Films, France 2 Cinema, France Television
發 行 商:佳映
語 言:French
色 彩:color
音 效:
導演: | 多瑪斯.黎提 |
編劇: | 皮耶.修宋 巴亞.卡斯密 |
演員: | 文森.拉寇斯特 賈柯.甘柏林 赫達.卡特伯 |
電影劇情簡介
導演多瑪斯黎提(Thomas Lilti)以寫實筆觸,完成一幅明快的醫院素描,英文片名〈Hippocrate〉意指希臘古代名醫希波克拉底,然而不論先聖精神能否體現於這個時代,班傑明只確知人生課題的漫長實習,眼前僅是初階版。
立志從醫的班傑明,終於在父親工作的醫院得到實習機會。他從未想過,這會是震撼教育的開端。緊急救護的壓力、多變難明的病徵,讓班傑明對自己的能力產生動搖。一次值班,因器材疏漏與經驗不足,班傑明首次歷經病人死亡。
面對家屬質疑,班傑明下意識將過錯推給同仁,他的父親更動用權力掩蓋真相。白色巨塔的殘酷,在懷抱夢想的青年身上赤裸驗證。班傑明終於意識到,醫生對他人生命的責任,遠超過「醫德」兩字能負載。在內外壓力雙重擠壓之下,班傑明決定豁出去挑戰醫療巨獸,找回夢想初衷!
【關於導演】多瑪斯.黎提 Thomas Lilti
多瑪斯.黎提,1976年5月30日生於法國,在就讀醫學院期間開始拍攝短片。2008年推出首部劇情長片《Les yeux bandés》於影壇初試啼聲。1976年5月30日生於法國,在就讀醫學院期間開始拍攝短片,2008年推出首部劇情長片《Les yeux bandés》於影壇初試啼聲。《醫手遮天》是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將自己於醫界打滾的第一手見聞搬上大銀幕,勇敢揭露白巨塔不為人知的秘辛。
觀影日期: 2014年12月18 日
地點: 台北真善美戲院
108台北市萬華區漢中街116號诚品(诚品116店)7樓
西門捷運站六號出口
影片圖片簡介參考
開眼電影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