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特性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俗稱老虎,屬哺乳動物、貓科虎屬,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具有有敏銳的聽力、夜視力,可以自由伸縮尖爪和粗壯的犬齒,出現在許多古代的神話和民俗傳說,現代的電影和各類媒體中。在許多的旗幟、紋章、甚至運動會的吉祥物中都可以見到虎的圖案,老虎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白色到橘黃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條紋,這有助於其在捕獵時隱蔽自己。
不過,目前所知的九種亞洲老虎,其中三個已經絕種,其餘的六種都被列為瀕危,部分處於極危的保育動物。
老虎的體型大約多大?
老虎頭及身體全長:體長約160-390公分,1.4至2.8米;尾長:0.6至0.9米。
東北虎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體重約180至306公斤,雌性體重約100至167公斤。老虎的棲息地多樣化,茂密的植被、足夠的獵物及水源是老虎最重要的存活條件,體長約160-390公分,尾長約60-110公分,
依目前的數據老虎雄性體重約108-261公斤,雌性體重約75~164公斤,後足長約30-40公分,肩高約95-110公分。
老虎吃什麼?
老虎屬食肉動物,捕獵多種類的動物為食糧,一般習慣在黎明至日落期間捕食,主要以大型哺乳動物如豬、鹿、羚羊、水牛及印度野牛為食物。老虎能捕食比本身體型更大的獵物,一頭重約一百至二百五十公斤的老虎可捕獵一頭重達九百公斤的印度野牛。
野外的老虎每一次能進食四十公斤的肉類,在未受騷擾的情況下,它們一般在捕獲獵物後的三至六天內重返捕獵地點享用剩餘的美食,直至食物所餘無幾才罷休。
老虎是捕獵能手,但捕捉獵物時往往有九成機會失手,由此可見,在自然條件下,老虎並不會導致獵物絕種,更不會對獵物的群落數量造成任何重要的影響。然而,隨著人類不斷破壞老虎的棲息、砍伐及燒燬植物,及捕殺老虎賴以維生的動物,老虎的存活遂備受威脅。
老虎如何繁殖?老虎活多久?
老虎在三至六歲開始繁殖,全年也可進行交配,但主要集中在十一月底至四月初,懷孕期約需一百零三天,每次可生產二至五頭幼雛。雌老虎每兩年至兩年半繁殖一次,並須肩負哺育幼雛的責任,小老虎在十八至二十八個月後便可開始獨立生活。
迄今壽命最長的野生老虎約有十五歲半,人工飼養的最多可長至二十六歲。
老虎的棲息地分布在哪裡?
老虎的分布範圍可按棲息地及獵物的分布情況而不同,以印度的分布地為例,面積只有五百至一千平方公里,範圍最大的分布地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約有一萬零五百平方公里。老虎為亞洲特有物種。其分布的範圍極廣,從外東北的錫霍特山脈針闊混交林到開闊的草地到熱帶沼澤都有。
孟加拉虎是孟加拉和印度的國家動物。印度支那虎是泰國的國家動物,而馬來亞虎則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動物。
領地觀念強烈
老虎的領地觀念十分強烈,會劃分屬於自己的地域範圍,而且是獨居的。虎是一種孤獨的森林食肉動物,一般每個老虎有自己的領地,除了交配時期,從不和其他虎交往,雌虎獨自生產和喂養幼虎,平均每胎產子2.46個,在野外,出生幼子的死亡率為30—40%。
老虎不會從正面攻擊獵物
當幼虎成年後,雌虎將領地遺留給它,獨自去尋找新領地。每個虎佔領一塊領地後,就會將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動物如狼、豹等趕走,所謂「占山為王」。老虎以鹿、獐、羊等食草動物為食,必須有足夠的獵食領地以維持生命。虎一般採取潛伏襲擊的獵食方式,從獵物後方攻擊,在食物嚴重短缺時,也會攻擊人。印度農民用頭後戴假面具的方式避免遭受老虎攻擊,因為虎以為假面具是人以正面對它,它不會從正面攻擊獵物。